本报讯 (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洪亮 陆敬雅)12月1日,记者在瓦窑镇街集村圣丰蔬菜配合社看到,一筐筐刚收割下来芹菜整齐地装上了蔬菜快运大车上,正准备运往周边省市蔬菜销售批发市场。“今年芹菜价钱较往年普遍偏高,收购价个别在0.8元/斤,市场零售价平均可能卖到1.2元/斤。”街集村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敬洲分析当季芹菜市场走势时说道。
2016年街集村芹菜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。“街集村有20多年的蔬菜种植教训,通过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,组织有教训有技巧的种植能手深入田间地头,推广蔬菜种植技能,带动周边清苦户一起发家致富。”瓦窑镇街集村党总支书记胡新勇告诉记者。近年来,瓦窑镇街集村所有党员干部以脱贫攻坚为己任,在传统蔬菜种植基础上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。截至今年年底,街集村基本实现了脱贫,人均收入超过16000元,村群体收入超过40万元。
近年来,街集村紧紧围绕做大、做强、做优古代农业,以“党建+配合社”“党建+农户”“党建+市场”为抓手,进一步拓宽群体经济发展思路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、翻新销售渠道,搭建供销平台。现在这里村民富裕、村风和谐、村落环境改头换面,成为远近驰誉的“明星村”。
在瓦窑镇街集村蔬菜大棚内,村民吕芳强正在查看芹菜长势。他告诉记者,今年是他种植蔬菜第6个年头,今年芹菜长势较好,预计每亩可产芹菜1万斤以上。刚过不惑之年的吕芳强当初已经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蔬菜种植能手,他家6亩多地全部种植了芹菜,一年连作三季,两季芹菜一季架梅,6亩地一年收入都在7万元以上。在吕芳强的大棚里,十多少个工人正忙着对刚收割下来芹菜进行扎捆,为最后的装车做最后的准备。
在不成立蔬菜协作社之前,村里种植的蔬菜只管品德好、价格便宜,但由于条件所限,只能在周边乡镇零售,根本进不了更大的市场。现如今,借助于合作社专业化的销售手段、多方面的销售渠道、破体式的宣传推广,不仅销路不愁,“街集蔬菜”名声也越来越响。“当初每天销量都在10万斤左右,而且数量还在始终增加。”马敬洲告知记者,蔬菜合作社根据外商的洽购须要,改变了原始简单粗放的包装形式,不光从单棵蔬菜品相上入手,还在整捆包扎高下功夫。既器重内在品格,也上心外在包装。一捆捆新鲜饱满的芹菜在田间地头经过收割、削根、荡涤、打包后,全都穿上了一层漂亮的“外衣”,“街集芹菜”摇身一变,破马成为了市场上备受青眼的“明星菜”。
标签 蔬菜种植 芹菜 蔬菜 党建 市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