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芦苇看来,电影必定要有一个好故事,才华做出好电影。诚然当下的电影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电影,以特别炫酷的局势吸引了大量观众,然而芦苇认为炫技可以要,也能够不要,“扎实、切实的电影最重要。你看《救命大兵瑞恩》《辛德勒的名单》也没怎么炫技,票房照样很高。”
“我只写自己熟悉的生涯,不熟习的,不敢写,也写不好。”芦苇坦言,中国电影近年总体是始终发展的,当初的电影数量是起来了,但适度商业化,电影要扎扎实实地做,一定要重视剧本。
人物传记电影《柳青》将作家柳青的传奇故事搬上大银幕,再现柳青在长安皇甫村深入生活14年创作史诗经典名著《创业史》的心路进程,通过有血有肉的细节刻画,力争让观众看到一位交织着家国情怀与追梦信念的公民作家形象。
1965年15岁的他第一次读柳青的《创业史》,1968年他顺便到《创业史》故事的发生地,与多位当事人深度接触,这些记忆至今很明白。“《创业史》开启了我对乡土的迷恋和酷爱并持续到今天,当下中国电影对乡土表达是缺失的、不够的,电影《柳青》是一个表达乡土情怀的好机会,我特殊器重这个电影,我特别高兴、愉快,我愿意加入到创作团队中来。”
昨日,电影《活着》《霸王别姬》的编剧芦苇亮相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西安会场,为电影《柳青》造势。此番他担当该片编剧指导。据先容,昨日开机的《柳青》剧本已经修正过20多次,可见芦苇的良苦一心。昨日,芦苇接受福州晚报记者专访,并欣然为本报题词。
遗憾!张艺谋陈凯歌新作剧情脆弱
芦苇认为,《柳青》可能弥补中国银幕上乡土表白的缺失,在“娱乐至去世”的当下,乡土情怀跟乡土抒发基本缺失,最为朴素的乡土情怀失去了打开的钥匙,“《柳青》要抓住柳青对乡土的付出,围绕‘乡土’就能成功,这是柳青的魂”。
谈及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两位导演,芦苇坦言,两人最新的电影《影》和《妖猫传》他都看了,“画面是很美,然而故事太薄弱了。”
等候!很久不好的乡土电影了
昔日成就《活着》《霸王别姬》,当初看好《柳青》,剧本打磨20屡次
编剧芦苇:电影就要扎扎实实地做
“电影就像写作一样,拍一部电影做五年、十年的准备,是很畸形的。”芦苇说,让他取得胜利的《霸王别姬》,他编剧时做了很多工作,考核材料花了一年,创作剧本又是一年。谈及当下的电影环境,芦苇以为电影制片制度过于追求贸易利益,导致片子特有的文化审美跟表白重大缺失,“电影成为商业举动,而不是文明行动,不鼓励踊跃的文化抒发,不再有文化品格的寻求。”
“对电影《柳青》,我是发自心田的热爱,这是我和柳青的缘分。”芦苇说。
作为中国有名的电影编剧,在灼热的电影市场中,芦苇是少有的不迷失的电影人,也鲜有他的新作品问世。固然一直有电影剧本邀约,但是绝大多数都会被芦苇直言谢绝。
陈坚
(全文共1383字)
据介绍,在芦苇的引导下,开机前《柳青》剧本已经修改了20多次,可见其用心程度。“我渴望能拍出乡土魅力和人物魅力,扎实、真切地还原时代。”芦苇强调,剧本不会丑化柳青,因为柳青不是圣人,有优点,也有时期局限性。
芦苇:1950年出生于北京,中国内地编剧、导演。代表作品有《活者》《霸王别姬》《狼图腾》《白鹿原》等。其中《活着》在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失掉了评委会大奖、最佳男演员奖等奖项,《霸王别姬》是唯一一部同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、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。